星期六, 7月 13, 2002

【電影】侯麥:冬天的故事

最安靜的時候,只有開頭五分鐘,然後,就是一連串的對話與對話,侯麥電影的風格,好像都是這樣。「冬天的故事」的開頭,猶如「夏天」的,除了漂亮的海、天空,嬉戲的男女外,沒一句對白;「冬天的故事」的結構,迥異「夏天」的,這回變成一女三男的愛情問題。

女主角菲莉西在夏日的漂亮海灘邂逅了一名居無定所的廚師,展開了一段甜蜜的愛情,廚師即將前往美國,菲莉西在臨別時留下了自己的住址,以便兩人聯絡,怎知兩光女主角連自己家的住址都寫錯,反倒使兩人斷了訊息,菲莉西因此成了最漂亮的未婚媽媽。時光流逝五年,菲莉西心裡仍念著當年那個愛人,她的身邊也不乏追求者,甚至還同時擁有兩個現在進行式,但她也知道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當年那個愛人是微乎其微的事,於是菲莉西開始要為自己的生活、愛情做出選擇。

決擇的部份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大量的對話展現出女主角的想法。路易是率先被淘汰掉的人,菲莉西的媽媽反而比較喜歡他,覺得他有書卷氣,但這反而是菲莉西將他kick out的原因,她是這麼說的:「在思想上,我喜歡佔有別人,但在肉體上,我喜歡被佔有」。路易太知性,而且太瘦,有點無趣,所以…。而她是這麼對路易說的:「我也愛你,可是沒有愛到可以和你一起生活的地步」。這些理由乍聽之下無理也有點無情,但隨著電影後來的情節,不難發現菲莉西看事還真有那麼一點道理。大量閱讀的路易在和朋友聚會時,菲莉西一直插不上嘴,無疑地,在他面前會使人覺得自己渺小無知,菲莉西是個有個性、有想法的女生,當然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情。

沒錯,相較於「夏天」男主角那種猶豫不決、優柔寡斷的性格,菲莉西的性格就顯得非常有主見,有主見到讓人會覺得她真是個驕傲又任性的女生,觀看的同時,我就非常能體會有人為什麼會覺得她很機車、很欠揍,因為連我都有一鼓想打她的衝動。然而,聽著聽著,看著看著,侯麥在安排菲莉西又回到巴黎,和路易展開一連串的對話後,讓我對原先女主角真欠扁的感覺有了180度的扭轉。

她和路易看完莎士比亞戲劇開車回家的那段哲學辯証是一個轉捩點,此時,菲莉西那種看似任性莫名其妙的決定都找到了解釋,她闡述自己的信念,表情發亮,不禁讓人深受吸引。回家後她和路易繼續先前車上哲學辯證,她有自己的真愛理論,但是找不到書籍做佐證,先是沮喪地說自己還是很無知,但隨後又說:「我並不想做知識份子,我只想做我自己」。沒幾日,她和路易帶著艾莉絲到市集去,聽到教堂鐘聲,她要是教徒的路易前去望彌撒,路易怕她們孤單本想放棄,但菲莉西說:「不要為了我放棄你的信仰,我也不會為了你而犧牲我的信念」。路易對菲莉西種種道理沒輒,卻覺得那些從她口中吐出來的信念很動聽,菲莉西說:「那是因為我用感情在說話 」。這就是菲莉西,不一定是最聰明的,偶爾撒點小謊,但重要的事不會說謊;她有自己的信念,告訴每個愛她的人她其實最衷情的還是那個夏日戀人,固執到讓人覺得她這樣相信「真愛」,真是傻得可愛,也佩服她這種執著精神。我想這也是為何馬桑和路易都會深深被她的吸引並且愛她愛得無怨無悔,只希望她能得到幸福。

看「冬天」前其實就大概聽聞那不可思議的巧合,以及從此以後王子跟公主過著幸福快樂日子的happy ending,這讓我的眉頭稍稍皺起,甚至覺得有些落於俗套。可是,整部電影看完之後的想法又被顛覆了,一如當初我看「夏天」宣傳DM,覺得不過又是個老掉牙的故事,有點不太想看,然後在看完後大大佩服侯麥一樣。這回,我真想對侯麥瞌頭。有人說,侯麥「冬天的故事」中的巧合也太巧了(那麼「夏天」那個救命電話不也很巧?),happy ending也有點…。ok,這些質疑都有道理,可是這也正是讓我佩服侯麥的地方,因為這些巧合,這樣的happy ending他處理得可是自然的很,一切的一切根本就是水道渠成,就該這麼發生;結局不過是反應了天助自助者,要不是一開始就將菲莉西設定成為有自己堅持,照著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所謂的happy ending還搞不出來呢!

平凡的故事可以拍得不平凡,即使知道了劇情或結局也有辦法讓你/妳在出場之後有屬於自己的個人感受,並且嘖嘖稱奇,侯麥最大的本事就在於此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