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報只有全馬的艋舺馬拉松,其實只是為了規避一件事(雖說是我想太多,果然每次都是前面熱情有餘,後面放你去死)。報完了之後有天在河濱練跑的時候跟一位先生聊天還聊到:雖然報了這場,但因為中間實在停太久都沒啥跑,實在沒多大的信心,如果當天可以練跑到30,這樣我也很開心了。七月中,是這樣講的。八月中開始認真點練習,自己練也比較沒有偷懶的可以練到18-20,瞬間信心大增,覺得這樣下去,那十月這場也許可以跑得完。
但,人生就像廖玉蕙老師,10/15所寫的那篇【變數實在太多】的文章。正當磨刀霍霍,八月底就發生了走路都可以拐到腳事件,而且拐到的地方還跟七月底是一模一樣的地方,形同二次拐,腳踝腫得比第一次更嚴重。好啦!當你/妳真心覺得:反正休息一周而且九月沒啥重要賽事,只有一個短的,嗯~沒關係沒關係時;腳踝壞掉的地方也如所想,經過休養好不容易好了,九月中確實也可以小跑一下;到了中秋節,就整個變成連普通走路都有很大的問題,而且,還不是原本受傷的右腳踝,換成左腳脛前骨。這下,真的是兵敗如山倒。用不著看醫生講說要停跑,我自己都知道,因為我連過馬路只剩30秒小跑步都跑不了。先不說我10月、11月的,我自己知道這些都不是我的重點,重點是在12月。發生這種事情搞得我很焦慮。而且因為中醫針灸後疼痛都還是沒有紓緩,迫使我朝向西醫,骨科、復健科雙掛。結論從肌腱炎到骨膜炎到疲勞性骨折都有;消炎藥、肌肉鬆弛劑吃了,有效但不吃一樣痛;這下,就是去照X光跟掃超音波。人真的很妙,當有科學儀器佐證,本來完全沒勁變得另外有了出口,覺得:啊~雖然確定是骨膜發炎,但至少骨頭沒裂縫,不用穿甚麼固定器,休息自然就會好,那就好了(←我也太容易自我安慰了吧?!)
完全停跑的到了10月。每次到了賽事周我就又開始煩惱,到底是要不要去?雖說每次都是講說心疼報名費,可我底心知道,平常浪費的錢都比這來的多了,真正焦慮煩惱的是:又空白兩周都沒有練習,這樣之後有沒有問題啊?!,接著就是跟推拿師傅討價還價,葡萄馬就這樣得到他默默允許的說了一句:「好啦!妳去妳去,跑多少算多少,到時再來看看」的情況下成行。
經過葡萄馬超半馬這一役,我已經很清楚知道跑的當下,小心的跑是沒有甚麼問題,疼痛感也會隨著時間、血液的流通自然麻痺。問題大條的,往往都是出在結束後隔天或後兩天(我個人是第三天)。不消說,葡萄馬之後我又被宣告必須停跑。
坦白說,這樣周而復始,一下爆量,一下全零的過程我真的也乏了,老是這個搞下去真的不是辦法。可人,真的很賤(原諒我用這字),不見棺材不掉淚。重新再來一次的時候還是一樣的流程。煩惱→協商→妥協,原本被講:「妳還是不要去好了」(←我覺得他太了解死鴨子嘴硬的跑者了,去了後就都沒在聽的,所以乾脆不要去好了)到:「那妳只能10K,不能超過10K喔」。聽完這話,我其實也認真的想過:10K?!那這樣去?要幹嘛?我家裡附近隨便跑跑就好了。只能說,這場會去,最大的原因還是在:要退晶片啊))))晶片押金費500元溜,另外還有對後面「辦桌」的情景有一絲的好奇。
2013.OCT.20
既然都是會去現場,決定還是去跑跑。賽前看了一下官網路線:永福橋底到桂林路底折返2.5圈(後來路線有改),一圈大概16.5km。心想,這樣也好,為了10K而去,好像有點無聊,16、17還說得過去。偷加碼跑個16也不會離10K太多,可以降低說謊精對推拿師傅再度說謊的一點點罪惡感。
既然不趕,很懶散緩慢的出發。才一踏出去就很明顯感覺到痛點。先遇到了林大哥,忘了不知道為啥講到因為腳傷而且答應過醫生不超過10K所以我只打算跑一趟,田馥剛大哥剛好在後面聽到,笑笑的說:「其實跑步也是另一種治療,腳步放輕,慢慢跑緩緩跑增加血液流通反而會比較快好,只是要注意姿勢...」這點,我同意,我自己也有深刻的體驗,帶著腳傷的時候,剛起步的100公尺真的是舉步維艱,撐下去後會開始覺得好一點,然後越來越順;但是,我也曾發生過不幸就是自當以為好像不痛了可以繼續,下一刻就發生慘劇變更痛,跛腳回家。
腳步放輕,就算痛也不能隨便改變姿勢這些我都知道,但是,人就是會本能的用其他部位肌肉來規避,產生代償作用,有時意識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我對自己是不是能夠即使痛也能忍住,不改變姿勢這點,抱持很大的懷疑。不過,想也沒有用,他這一番話確實對我還是產生了一點點效應,本來只想要一圈的,開始在賽道上想了一下是不是再多一點點?
我每次看人家跑全馬有這麼多的內心戲就覺得很可愛。本日我自己當然也有內心戲,但劇碼很簡單。前面一圈沒想什麼,反正就是聽著音樂往前慢慢跑;中間聽到了小魚、SOLO、國徽大哥的加油,很感謝;往馬場町的時候又碰到了匡寓、貓哥,他叫我要跑完不要偷溜走,瞬間是有給我燃起了大把的信心,覺得好像要跑完也不是不可以,所以又認真的準備跑第二圈。跑完半馬之後想的就比較多了,不能否認我當然還是渴望能夠完成全馬,腳當時的狀況,再繼續下去好像也行;可,葡萄馬跑完後,還是給我一些顧慮,我並沒有因為跑了這場超半馬而再有甚麼損傷,可是原本漸漸好轉的狀況卻因此而變成停滯不前,無形加深了延宕復原的時間。以前我還有時間可以耗,可10月都已經過了泰半,隨著12月的逼近,我哪還有時間跟它耗下去??
於是,22km之後就變成:跑?還是停?可是腳好像沒有很痛好像可以再多一點點?!以及,今天的勉強,會不會變成明天的逞強及後悔?我不想因為今天的勉強讓腳傷變得更嚴重...如此重覆交錯。
紛擾不能決定的時候,賽道上也出現了一些,看了都覺得腳好像哪裡怪怪的,跑起來也不怎麼輕鬆的人。這時候開始變成:人家都能堅持,妳會不會太「秀皮」,怎麼這麼沒用要放棄?其實,如果這場的賽道是跑一大圈,退無可退的狀況下,也用不著煩惱;不巧的是,這場起終點剛好在中間,繞著起終點來回折返3.5圈。繞圈,也沒啥問題,問題是起終在中間的話代表來來回回會經過7次。跑第二圈經過第4次的時候我被另外一個也是認識的棄賽的人叫住小聊了一下。當妳/你開始有了猶豫,又看到有人已經做了你/妳打算要做的事,很快的就會加速影響。經過第5次27km的時候就變成:現在不停,等等到了第6次經過的時候還不是會停,那幹嘛多跑這些增加腳的負擔?最後,決定湊滿30km,見好就收。
跑完30km的時候,三小時四十五分,剩下12km,腓腸肌雖然有點痠軟的情形,用快走加一點小跑步,在時限內要完成應該還來得及。沒繼續,當然是有點可惜,我也惋惜。聽起來也許像藉口,但,當時我決定放棄的理由是:人生有的時候就是不能魚與熊掌都能兼得,勢必要挑一個重點。如果今年,我只剩這場,那我會堅持下去;然而,既然我的重點是在年底,我就必須要為了以後著想,把風險降到最低;現在30公里前腳沒有問題,不代表30公里後不出差錯,只要多一絲的負擔,日後可能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我擔不起這風險,得不償失;再者,今年這場不行,明年我還是可以再來挑戰,反正在台北都很方便。唯一,大概只有面子問題,可,自尊心擺一邊,說穿了,誰又真的在意誰,過不去的永遠是自己。
賽道與補給:
在台北市內要搞出適合的全馬賽道,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繞圈圈,不意外。華中、中正橋河濱公園這邊,幾年前來過,許久不見感覺整頓的更好;而靠近金門街那的馬場町公園,更是首度拜訪,連成一線的這段河濱,跑道時有公園樹蔭,草坪整頓的也比基隆河岸要來得好太多了。八公里的賽道並不長,沿線補給官方有六站,但我彷彿有看到民間社團好像在中途還設有一站,遂,供水上完全不是問題;補給品方面除了葡萄、香蕉之外,還有台北市場內少見的豆干、香腸,讓我大感意外。豆干,我吃了一些,香腸因為怕吃多了會不舒服,忍痛放棄。最後決定棄賽的時候,橫豎都要湊滿30km,沒跑到雙和河濱公園那補吃兩口香腸,真是有點蠢。
當天天氣除了清晨五點多飄起了一些小雨之外,到午之前都是陽光燦爛的好天氣。秋天的太陽,雖不炙熱逼人,但久了也是覺得蠻曬的。主辦單位也真貼心,華中橋下進入終點的補給站供應的是冰涼啤酒,這讓甚少參與全馬賽事的我又感到驚奇;還沒打算棄賽前經過,本想忍不不喝的,後來還是忍不住去倒了半杯。沁涼的感覺真好。帶著滿滿的電力又往前奔去。
而這場為跑者所樂道的則是,賽後會有「辦桌」。「辦桌」文化近幾年來在台北市已不多見,很多都必須跟著廟宇慶典才有機會再展現,我好生好奇會是甚麼樣子。排列整齊的兩百多桌,放眼望去,真的是很壯觀。更重要的是主辦單位處理得井然有序,桌次桌卡名子都寫得一清二楚。我呢!因為先去找朋友聊了一下天,晚了一點再回來,號碼布不知被我塞哪去,很怕同桌的人覺得我是去白吃的,所幸桌卡上都有名子,不會產生任何疑慮。菜色呢!海霸王出的,我想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回去的比較晚一點,同桌的人有點抱歉的說前面的都吃完了,我笑說沒關係,反正我通常跑完也都不太想吃東西。比較特別的是這桌菜裡有兩道湯,一道是雞湯、一道是豬肚湯,嚐了幾口不難想見之前的菜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是一場挺有特色的賽事。跑完,跑友間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聊天聯絡一下感情,充分展現了艋舺在地的熱情。
What I learnt:
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說來容易,真的要做,過程倒挺折磨的。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時候,該斷腕的就只能斷腕。
②學會放下。
③自尊心擺一邊,過不去的永遠是自己。其實,誰管你。
④結局,也許惋惜,但至少,曾經經歷。
3 則留言:
這個內心戲,未免也太多了吧..
認真看完 點頭如倒蒜
放棄 有時比堅持更難
◎Dear Edward
我剛算了一下。嗯~好像有點
啊~實則是我原本九月底兵敗如山倒的時候有想寫一篇,後來就只打了幾行,然後就到10月了;乾脆湊著一起寫吧 :)
◎Dear 小V
全馬真是一門學問啊!那些能不畏小痛連日馬的人我真心覺得實在厲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