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1月 20, 2015

13th Full:2015虎尾糖都馬拉松

跑前一周,被問到:跑過那麼多,那妳最喜歡哪一場?!這問題著實讓我愣了一下,海外場的,很快就可以照喜歡程度依序分出;可國內場的,參加過的雖然沒有其他人這麼多,也算是有挑過的,多是有口碑或者經典的。然,被問到這問題乍然間卻答不出來。想了一會,大概也知道為什麼沒法回答。我會「喜歡」的,絕不會只是單一的某個特別突出的因素所構成,而是一堆都還不錯的..均值;因此,有豐富的補給品,不見得就會吸引我;它,可以是個誘因,但不是絕對。相對而言,路線上的規劃與風情、賽事的周邊配套,反而是我比較會考慮的;也因此,人人都稱頌的「田中馬」並不在我的選擇之列,雖然,它的全鎮動員以及大會工作人員的揪感心讓我很動容過;但,說到要再去一次,卻不覺得有需要。

當時,心裡有數,虎尾馬有可能雀屏中選,畢竟,我很少同個地方會參加兩次。不過,一切都還是要以第二次去過之後再定奪。

再去一次,回來之後,確認它可以構得上我喜歡的台灣場次的前三之一。喜歡的因素,必須從報名就說起。
外縣市賽事最先要考慮的不乏為交通住宿問題,尤其若鄉鎮旅館民宿少,那更是要好好深思,畢竟,一場賽事五千到八千不等,當地不管是旅館、民宿,能否容納得下這麼多人都是該考慮的。當然,住宿這種問題不是主辦單位該處理的,但,能在報名時就提供協助,這絕對是誠意,代表有為參賽者著想的心。虎尾這一場,即是。從賽事報名表一出來,就可以看出他們同時提供香客大樓住宿的方案予以一起報名登記(北港馬也是),這對個體戶的參加者來說,方便多多,免去了露宿的風險之外還省了很多錢。除此之外,在一片報名費上漲的時代,虎尾馬拉松的參賽費不僅沒有跟漲,相反的還包含了物資郵寄費;退掉晶片押金的話,全馬報名費能在1000元以內的,還真是不多見

關於路線:
跑步這件事,久了就會知道,其實它是件很單調的事情;對於習慣成自然的人來說,操場、公園、廣場空地,甚至於住家環境周邊畫一圈要跑也都能跑得出來;也於是,要論賽事,賽道路線是否有迥異於平常看不到的風情,對我來說就格外的重要。去年跑虎尾馬時就很喜歡路線,除了鎮里社區彩繪、剪紙塗牆特色之外;身為農產品輸出大縣一員的虎尾鎮上的田埂與農作物,也總是讓我看得目不暇給,特別是秋收花生時,每家每戶院子裡用長梳杷排成縱軸一列,井然有序的景致,體現了北部不易見到的秋收冬藏的農忙日常。
今年的冬季,不知怎麼著特別的炎熱。都已經11月中了,上午十點多以後氣溫就已飆升過25度。虎尾田埂風光雖然美,但在無遮蔭之際,大太陽的照拂下卻也讓人曬得火熱;坦白說,人已曬得暈頭轉向,都不知道遙遙路途還撐不撐得下,可乍見防曬袖套、斗笠戴得嚴實的阿姨,日正當中卻也這樣不畏陽光毒曬,專心一致地挑揀著花生。心中一定,倒也有了動力繼續前行。

雖說連續兩年都來跑,但路線卻有著微微的不同。探查了一下,虎尾馬拉松已舉辦五年,幾乎每年的路線都有些微調。去年,為了湊足公里數,從農博公園段到虎尾高鐵新站的地區,以來回跑之之又之之的方式,跑了兩公里;當時,要說到對路線有啥覺得詬病的,大概也只有這一段了。這回,拿到路線圖發現他們把路段拉直,再也不是那種同一區塊來來回回折返跑,著實讓人心安。也由此可知,他們應該有探訪過跑者的意見進而做一些修正。

要一鳴驚人,不是難事,但,要在一鳴驚人之後變成細水長流的維持一定的品質,甚至將不足的地方補強,再精益求精,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部兩場時間近距離也近的賽事,為什麼虎尾的會讓我想要有再報的慾望,而田中卻沒有,箇中差異參與過的才會懂得。

場邊氛圍與補給:
中南部的賽事,最不缺的就是場邊氛圍。對於夾道加油打氣這件事,我沒有那麼執著。就像開頭所說,跑步,其實是件很孤獨的事情;遂,有也好,沒有也罷,都不會影響我對於一場賽事好與壞的評價。坦白說,我很龜毛,加油打氣這種事情,我還是比較傾向於:是不是發自內心。如果,不是發自內心,像台北著名的台北馬,夾道看似熱鬧的人群其實都是公司行號或者學校指派而來的,那我覺得大可不必。太過矯情。我喜歡的,就像中南部這些場次一樣,路線經過尋常住家,居民們不一定懂跑步,也許只是出來看看熱鬧,但,正是這種端著凳子出來看熱鬧,拍拍照,順便幫經過的跑者加油,閒來時再泡壺茶,不吝請經過的跑者一杯歇一下,又或者覺得天氣太熱拉出水管,灑灑水幫忙降溫的畫面,才更讓人感覺到真實,也更讓跑者覺得窩心,點滴在心頭。
官方的補給更自不在話下。我雖然參加過去年的,雖依稀記得補給物很多,卻也不得不承認實際內容記不太清楚,只對30公里處大量出現的現炸土魠魚、現炒的洋蔥豬肉片、蔥油餅...等食物很有印象。如果說當初那些現炒現做的東西已經讓我驚訝過了,這回,則是瞠目結舌;主要是,才過了第一二站,也不過才七八公里,補給桌上就已經看見當初像過了半馬之後的陣仗:蔥油餅、甜玉米、水煮花生....應有盡有。
而越到後面,食物不減反增:現炒的豬肉絲、水餃、蘿蔔糕、滷牛腱、豆干....零零總總的,什麼都可以見得到。水果,或者為素食者所準備的,也一併不缺。每個人對於自己在賽程中要如何補給,心中自有一把尺。有的人偏好運動能量包,也有的人偏好實際固體食物。對於追求成績或者走正統路線的跑者來說,這些補給物在他們眼裡看來或許會覺得會給腸胃添加負擔,影響跑速與跑感;我自己雖然在賽程中也不太食用,但,不得不說,這些補給物展現出來的就是台灣人古早時期的人情味,一種人家來家裡做客,怕妳/你吃不飽,餓著,所以要端上豐富的餐點來招待的熱情。

除了食物之外,還有一物是叫我最為激賞,那就是:流動冰塊。11月的氣候,應該沒有人想到氣溫還可以飆上30度,鑒於前一周田中馬拉松的高溫,虎尾馬拉松在賽前就已經準備了許多冰塊備用,只是沒有想到幾乎才剛過八九點,氣溫就直線上升;就在感到炎熱的同時,我也看見一些工作人員,騎著摩托車開始快速各站配送冰塊;至此之後,每一站都可以看到大塊冰塊在降溫水桶裡,桌上更不乏一堆碎冰。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可想想,在炎熱的氣候中,冰塊隨之化成水的速度也不見得慢,可我在後來的每一站,都可以拿到一兩塊碎冰來抹抹臉降降溫,就知道他們準備的有多充裕,更遑論有些還出現在補給站外,所以我才會稱之為「流動冰塊」。也幸虧有源源不絕的「流動冰塊」,我才能安然在大熱天裡繼續前行。對於工作人員頂著豔陽,辛勤的照護,十分感謝。

關於完賽禮:
說來有趣,幾次參加過的賽事,雲林的都叫我印象深刻。這幾年來馬拉松賽事不乏還是會跟地方經濟相做結合,因此不管是國外或者國內,完賽禮多半都還是會展現在地文化。像之前北港馬拉松,完賽後就一定會送塊當地名物:大餅;而虎尾,這兩次的完賽禮都和賽名相輝映,去年送了料理米酒等物,今年因為跟糖廠搭配,所以完賽伴手禮中出現了一包台糖招牌砂糖,除此之外還有米粉一包、飲料兩罐、馬拉松寄物袋一只。禮品算是很豐沛。至於獎牌則更妙,去年是高鐵,今年則是糖廠的五分車。我記得在某個運動平台上曾經看到這樣的留言:賽前看官網公布的獎牌樣式,本來覺得很鳥,但看到實物之後整個改觀,是立體的耶!

獎牌之於我而言,現在也沒啥吸引力,很多時候拿了就扔一邊。可因為這留言,還真因此而多看了兩眼。只要不是制式的,客製化的獎牌重新製模打模本來就有一定的成本,更不用說是做成這種立體浮雕,外加額外上色的。此外,拿在手裡掂一掂份量,還真不輕,真材實料到我想即使過了很多年大概也不會氧化。

每一次馬拉松的歷程都不會白費:
論成績來看,這回跟過往差不了多少,要說沒有失望,也是騙人的。主要是歷經大半年沒跑全馬,雙腳的狀況要比過往要好些,沒甚麼疼痛點;練習量雖然還是不夠,但至少速度有出來,要比過往全馬時間快上10幾分鐘應該沒有甚麼問題。事實上在30公里時我都還想把完賽時間設定在5:15:00到5:20:00左右,但沒想到最後看5:25:00都守不住那也就跟著放水流連5:30:00都沒卡進去。

即便結果不盡己意,但過程中我卻是特別滿意的。每次跑全馬,我都會帶著隨身聽,主要是用來專心,不要過於在意呼吸與腳步聲(←聽來很弔詭我知道),分散疲累度。如果路程有碰上人跑跑聊聊,不聽,那OK;但要千山我獨行,我很依賴它,沒有,我真的不太行。這回一出去就發現;完了。忘。了。拿。出。來。和友人跑過5公里分散之後,只惶惶不安了幾秒後就揮之腦後。說來也奇,氣溫炎熱汗流了不少,才10公里就已滿臉是鹽屑,在沒有音樂忘卻漫長時間與疲累感之下,我竟沒有特別的焦躁,相反的還越來越平靜,心,很安定;除此之外,因經歷過可怕的高溫台南安平馬,在秋老虎發威之下我竟也不慌不忙,謹慎的提早補了鹽錠,見補給站裡有大水桶就洗洗臉,有冰塊就揀一兩顆起來抹抹脖子降溫。這樣的天氣不得不讓我保守一點,畢竟安平那次的經歷太痛苦,加上上周田中熱衰竭案例消息不斷,在安全為上的宗旨下,以慢慢跑快快到的心情邁開腳步。是以若以成績總論,速度是不快,但這一路我是以穩健安定的姿態向前。

雖然以前也曾心平氣和的跑過,可我仍是很清楚可以辨識出些許的不同。為了那些許的不同倒也莞爾了起來。畢竟,都跑過10幾場了,先前場次裡,有懵懂呆傻的、有美好歡樂的、有滄然孤寂的,有斷然取捨的、有急躁不安的,有痛苦挫敗的....每個每個的點點滴滴都內化為這回的穩健與安定。霎時我更加明瞭,沒有一場馬拉松(或長跑)是白費的,跑得慢也好,DNF的也罷;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跑過的路不會忘懷,從中只會更加了解自己,明瞭適於不適,而這些則都是讓自己在未來的道路上踩得更穩,走得更遠。

總結:
還有很多地方以及還有許多馬拉松我是沒有參與過的,不過,我仍然篤定虎尾馬拉松是我會想再回頭再參加的賽事。它當然不是完全無缺點,可撇去不可抗力氣候因素外,能人為掌握的,你/妳都看得出來那些盡心盡力去做的誠意。在此後盾之下,剩下的就留與跑者們自己盡情揮灑屬於出自己故事的色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