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指數:三個藏祕筒
簡單的來說,中規中矩。這中規中矩的原因,多半來自於我看過書了,因此看電影的時候就覺得少掉很多懸疑感,有時候甚至還打哈欠心裡OS說:「喔!等等要去哪個地方了。」或者是「喔!等等要拿啥!誰又會冒出來」...等云云。
由於是電影,要鋪陳解碼橋段就有點難,我總覺得當初我在那對數字對密碼對了半天才搞清楚的謎底,在電影裡演來,也太快了,咻的一下就知道要先找『蒙娜麗莎的微笑』再去找『岩窟中的聖母』,有點小無趣;不過,影像也是有好處的,我還記得那時候看書的時候為了理解李伊解釋『最後的晚餐』抹大拉在哪裡,還要去翻出另一本畫冊來對照著看,比對得累得要死(因為畫都很糊)。所以當電影裡演出運用現代科技,放大解析畫作,並且還可以把人物移來移去直接做比對,就覺得很不錯。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結局,那時看書只覺得我沒有相關的宗教信仰背景,因此覺得謎底還真無聊。可透過大螢幕及拍攝手法,聖杯的埋藏地點由遠拉到近被拍得很壯擴,剎那間竟有一絲感動呢!
延伸閱讀:
阿貝達文西密碼讀後感
普立西拉的達文西密碼書迷看電影的吹毛求疵
米可的Da Vinci Code達文西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