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20, 2023

【演唱會】RE: GRASSHOPPER草蜢巡迴演唱會

嚴格說來,我並不是草蜢的Fans。並不是不喜歡,相反的,可能正因為在過往成長青春時代裡,他們太紅了,不管是自身的藝人報導或者歌曲,隨時隨地都聽得到看得到;甚者,經過多年,沒有消失,依然歷久彌新。如同他們自己所說的:『寶貝對不起』或者『失戀陣線聯盟』這幾首歌根本就已經如同國歌般的存在。在這種情形之下好像也不用成為「專門」的粉絲(笑)

原本,他們要來開演唱會的訊息我還不知道。說到這點也真是個謎,他們似乎有來宣傳要來台舉行巡迴演唱會的訊息。但不知道是不是我太久沒看娛樂新聞或者綜藝節目,完全不是從這些面向得知。反而是滑臉書的時候,看到街頭藝人在新光香榭大道上演唱他們的歌曲,才突然想起來還有這個組合,進而問一下同事,他們之前有來台開過演唱會?順便同步查一下才發現3/18有一場,而且早就開賣了好一陣子,便宜的票價早就賣光光了。

坦白說,當時我雖然很快地就起心動念想去看,但,沒打算花太多錢。主要是,他們確實已經不是一線歌手了,覺得好像不用花太多錢,而且,只要聽歌就好,好像也不需要坐得多近,看得多清楚本尊。售票網站上的價錢只剩下2.8K的,一度還讓勤儉持家的大嬸有點不太滿意;但要再不下手,就得花上三千多了,只好火速購票。

星期三, 3月 01, 2023

【陸劇】罰罪&狂飆

狂飆推薦指數:四條魚
罪罰推薦指數:五只大傘

雖無意比較,但看了過半的【狂飆】之後,想起去年夏天的【罰罪】,仍就是忍不住的想要書寫一下這兩個有點相似的刑偵掃黑劇。狂飆突然竄出的討論度,頗為讓我驚奇。實際收看個十幾二十集後,大概可以明白為什麼。

以結構性敘事性來說,【罰罪】這齣,是比較完整的,可討論度在台灣的不及【狂飆】來得強。通常,正邪不兩立的掃黑為骨幹的故事,多半是以男性為主導;加上大陸劇對於政法劇自有自的規定下,這樣的戲劇多偏向於正劇,也就是不會有太多偶像派的演員,反而會去找一些年紀大,會演,但流量知名度不見得太高的演員來出演。【狂飆】也是這樣的。平心而論,收看前,負責正邪對立的兩大男主角,沒太多認識,反倒配角吳剛倪大紅這兩個老戲骨還比較知道。飾演反派的張頌文,之前【心居】有看過,一個配角演得比主角還要有存在感,有點油膩最後卻覺得暖心的展翔,也是讓人頗為印象深刻。但說不上是可以讓人記得的臉。真要拿臉蛋好看度來比較,是比不上【罰罪】的楊祐寧與黃景瑜。可,為什麼還是造成了在台討論度的差異,歸咎點還是在於上檔的時間。

才剛過完年的冬季時刻,這時,就是劇荒啊!在沒甚麼好看的劇的情況下,一旦有個熱度,自然容易集中被注意;當時的【罰罪】,卡在暑假檔期末,一波人全都在討論東方青蒼的【蒼蘭訣】,自然削弱了【罰罪】這齣也是以掃黑為骨幹的戲劇的討論度,在台流傳不開來。

星期一, 2月 20, 2023

2023 癸卯年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溫馨三兩事

進香的途中,總是會感受到一些溫馨的人事物。今年,不免俗,也有兩三件令我格外留下印象。都發生在回程急行,這24小時內。

結緣的蚵嗲-

在王功福海宮午休後,腳還很新鮮,下午兩點開走,走進市區的時,經過眾多賣蚵仔炸(蚵嗲)的店,有猶豫一下到底要不要吃吃王功這著名的特產。由於中午一走到王功,立刻就把自己餵飽了,其實已經有點吃不下,加上現點可能還要等,媽祖婆都已開走,我們拖拖沙沙等炸蚵嗲,不太好吧?!

可,都經過了啊,不吃,這一錯過大概就又是一年後了吧。問問同行的夥伴,沒想到,還沒達成共識。"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病症,立即發作。腳已自動隨便踏進一間店裡,邊看著油炸鍋,邊問老闆娘:「有沒有現炸好的蚵嗲?我想要外帶。」老闆娘問:「要幾個」我:「一個」只見她動作迅速的從油鍋裡撈了一個蚵仔炸給我,裝在袋子裡。正要問多少錢的時候,她已說:「給你們的,結緣品,不收錢,醬料在後面,自己記得拿」

就這樣,眾人拿到了一個感心的結緣蚵嗲。莫名達成了出發前決定直接先去王功吃完蚵嗲再開走,卻直接被計程車司機載到芳苑等聖駕兼吃東西(這事也很妙,明明就說了去王功,司機覺得時間還很早,邊看媽祖婆GPS就決定載我們去芳苑了);福海宮外又吃飽飽,一度覺得只能跟蚵嗲殘念揮揮手說再見,最後,又無縫接軌吃到蚵嗲的願望。

星期六, 11月 05, 2022

【台北】阿正師傅的旬料理: 秋之宴

 

從春季吃到了秋季。也是時候好好記錄一下。

阿正師傅自從結束自己的餐廳之後,廚藝生涯並沒有因此停止,反而與其他店家合作,開啟了另外一種客座料理。

藝集生活Art Living Cafe的搭配,來到了第三季。主軸概念是以四季發想,一季一次,由阿正師傅來演繹不同季節裡的當季食材的料理法,從開胃菜到食蔬再至主食,以套餐的形式串流下來。

這樣的概念,我是很喜歡的。身為一個只會吃食,不太上傳統市場只會超市隨便撿撿買買的,說真的,挑來挑去都那幾樣自己會的;至於哪個食材對屬當季,實話說,並不是很熟捻,更遑論搭配烹煮。藉由這樣的形式可以更加瞭解跟著時令吃食,身體五感的變化以及古人們流傳下來的智慧。不可不謂之趣也。

由於季節來到了11月,而本日氣溫到了傍晚後也突然驟降。先前兩次阿正師傅在開菜前都還有餘裕可以在餐廳周遭和大家聊聊,這回,卻一直在廚房裡忙著。

星期日, 10月 02, 2022

【陸劇】底線

 

推薦指數:5只法槌

以職場領域上作為骨幹的戲劇不少,日劇、台劇、陸劇皆有。但能深入刨根,貼近生活,進而打動人心,造成反思社會環境的種種與自身相關的,倒是少見。台劇之前有【火神的眼淚】,背景為消防人員接到各式各樣的案件,小至抓蛇捕蜂、大至深入火場撲滅災情,看時很容易情緒張力很大,甚至跟著氣憤本國刁民太多,各種千奇百怪小到自己都可以處理的事情也要哭天搶地搞得警消人仰馬翻。然,由於自身與同溫層都非屬刁民一類,看了氣歸氣,卻也只會同情這些警消與他們的家人,順道感嘆一下這一行真的不要輕易就踏進。

法官、律政為背景的,美劇、日劇更是不遑多讓,但,探討的多是案件的本身,戲劇內的人物即便在一般日常的餐席中,對談間也多是解謎的思考推論,觀眾會比較容易把心思放在案件的本身。

近期內,以法官視角出發的戲劇,日劇的【鴨色刑事組】算非常的出色。各個角色的演員演出自然之外,刑事案件的調查過程以及之後如何判決,都有種流暢之感。不過,架構上還是在於主角竹野內豐所飾演的入間道雄;這個人設的設定,本身就架構於特異獨行,有點像【Hero】裡的久利生公平,願意花自己的時間去追查、探究犯行者的動機以及心理因素之後再判定。在一個團體裡,突出的釘子總是會比較容易引起注意,也比較容易被塑造出正義與英雄的形象。不過,我們畢竟是市井小民,這樣的人設在茫茫江湖中,少之又少,多少還是有種:就「戲」的感覺,真實生活裡要遇到這樣的人設的機率真的是微乎其微。

星期一, 9月 05, 2022

【陸劇】戰損的美學

有好幾年沒有看陸劇,尤其是古裝仙俠劇。新世代的演員除了女演員楊紫比較熟悉之外,其餘,一概不知。畢竟當初【香蜜沉沉燼如霜】完全沉溺於其中,而且覺得整齣戲已經演出了一個新高度,不管是男女主角的愛相殺,其他配角也都讓人印象深刻,甚至,使壞都覺得是無可奈何的悲,進而還產生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同情。

今夏,又無意間開啟了仙俠劇,更因此而習得了一些大陸古裝劇的一些名詞,如:少年感、破碎感、戰損妝。本來覺得這些詞也太妙,大陸人就是浮誇,越是愛相殺就越愛,但看久了之後,不由得也被洗腦到認同這些病態美學。

這當中或許還是因為演員呈現的方式而導致。

打開【沉香如屑】本來只是無聊搭著看看,畢竟對於女主角楊紫也還算有好感。至於男主角,說真的,今夏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這位演員,猛一看,覺得長得有點平淡,而且單薄,實在撐不起仙界帝君的風華感 (應該是被三生三世的東華帝君影響甚大),加上佈景看似華麗時則有種廉價感,天上仙界不能有情等老梗設定,就有一種看三生三世加香蜜的感覺。了無新意。可,妙的正是這一點,雖是了無新意,但仍然可以有一搭沒一搭的看著。而看著看著卻整個被男主角:成毅的演繹方式給吸引了。這人就像此劇一樣,明明長得很平淡,可隨著原本的面無表情到細細的面部變化,就在換了個戰甲,仙魔大戰後翻轉了。

星期五, 6月 03, 2022

【台北】水無月下的茶會:嚐一口山頭氣

近年,越來越覺得人生中很難跳脫出人與人的環環相扣。與人為善這件事是開店做生意的人更該懂得的事情。

因為上次在13Hill梨山著蜒紅茶與正山小種茶的美好體驗,馬上搜尋了萃釅,有了印象,是以當他們辦起茶會,自然很容易興起興趣,加上,這回,看到他們與Ephernite合作,共同製作出一款甜點。本來覺得只是個下午茶,這樣,茶會,有點貴,但,還是立刻報名。因為我本來就很欣賞Ephenite的Chef Vanessa做菜的細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