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遊輪上基本上是不用擔心吃喝的。這艘重達113,000噸,可載2,670人的公主遊輪,共有五大主題餐廳及一個24小時的自助餐廳,即使懶得出房門,只要撥通電話,食物即可自動被送達房間門口。還沒搭船前聽到由於船費已經包括了餐費,只要上了船,就算半夜要吃牛排也不是不可能,驚得我們想說那是不是回來以後要再集體去報名抽脂班?!
這些,在回來之後完全沒發生,事實上似乎也沒有一個人因為船上24小時供應食物而變胖,為啥?只能說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口味...
完。全。不。同。說來弔詭,在台灣我愛吃西餐大於中餐,眼下到了美國,到了完全由西方人主導製作餐點的地方,照道理應該會讓我吃的不逸樂乎;然,吃了第一餐之後大概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不能說不好,只能說....和想像中的有點差距。簡單來說,這些算是完整套餐式的西餐之所以讓我們小皺眉的原因有三:1.大部分的東西普遍偏鹹,而且是
很鹹,鹹到我們忍不住說:「高血壓的人要注意,這吃完血壓會飆高。」肉鬆菜菜子更是講出一經典名言:「吃久了,腰子會壞掉。」由此可知,刀叉為何會被拋下。2.這些餐點,無論是前菜到主菜,每道擺盤都相當秀色可餐;然,吃起來,撇去
鹹這個因素外,似乎還欠缺了一種
細緻之感;遂而整體給人的感覺就變成不是不好吃,但,總覺得沒那麼好吃。3.份量太多、太大。船上的食物我自己的感覺是海鮮要比牛、雞肉來得好吃,可能是因為所有停靠點都是海港,可以取得比較好品質的食材;然,再好吃的東西,吃到過多的時候,感覺,就很容易走味。像我們第二天晚上所吃的小獒蝦主餐,調味烹煮得其實還不錯,讓我們有種漸入佳境之感,問題是一大盤的小獒蝦,仔細算算大概有百來隻,而且各個肉質結實,吃到最後竟略感辛苦,總有一種一堆蛋白質往腦門衝的感覺。
可能是因為坐在舒適有氣氛的餐廳裡,看著整齊的mise en place,享受著餐廳侍者讓人開心的服務,而吃到嘴裡的食物卻是沒有什麼特別,總讓人覺得有點小失望。凌晨前,走到14樓的自助餐廳,看到Buffet餐檯上一些似曾相識的食物,頓時恍然大悟,不論是五大主題餐廳或是自助餐廳,所有的菜應該都是來自於中央廚房,一個中央廚房要掌管兩千多人的飲食,不難理解菜餚雖然不是太粗糙卻也不是太精緻的情形。

雖說大抵是那樣,但有時總還會有驚喜,第一夜嚐過了不怎麼樣的紐約起士,心想還不如到自助餐廳去搜括一片手工巧克力餅乾,就這麼著,發現了紅酒燉洋梨,本來以為大概也好不到哪裡去,焉知湯杓一切,不軟不硬的果肉,配上酸甜酸甜的醬汁,清新口感出乎意料之外的讓我忍不住再切了一勺,而這沒有漂亮擺盤,只是簡簡單單躺在塑膠湯碗裡的洋梨,大概也是這艘船上惟一讓我難忘的甜點。
走筆自此,自己都覺得船上的東西好像很不好吃一樣;其實,不然,我只能說,額外付費的要比不用付費的要來得優秀,而就算不用付費的餐點本身也許不出色,不讓人特別驚豔,但用餐時侍者與我們六人所交織出來的歡樂氛圍....無價。這些,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