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28, 2015

2015乙未年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裝備篇

走過一兩回後,對於徒步進香該準備甚麼東西心裡也略知一二。說實在的,這四年來,就算這次南下路程一段都沒漏掉的整個跟著走,可因為時間短,只有一天半,遂,準備的東西和前幾年也沒甚麼兩樣,就以三天兩夜的行囊為考慮的帶了三件排汗衫、兩件排汗褲、一件輕薄防風風衣、運動內衣兩套、五指襪兩雙;要不是時序已經進入五月加上行前就知道這次進香會碰上梅雨鋒面,怕衣服有可能會淋濕,多帶一套備用,不然我還真想只帶兩件衣服就好,褲子就一件到底。

行前考慮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帶著他們這次發的背心?!剛抵白沙屯車站時,說真的,我有點小後悔沒帶,因為風大時,背心還挺好用的,只能慶幸後來通霄那沒有上西濱高架橋,不然,凌晨風大,薄長袖風衣不見得能擋得了多少。另外有個小失誤是,兩件褲子我都帶五分褲;出發前想,要是路上下雨,長褲其實很麻煩,褲腳沾水重量會變重,拖著,很不好走,是以還自己「假會」的兩件式長褲的褲腳拆掉放在家裡,沒帶;一樣,一到白沙屯風呼呼的吹時,我又後悔了,覺得自己有夠笨的,既然都已經是可拆的兩件式的,小腿截的部分塞在包裡也增添不了多少重量,可要露宿街頭時再把它組裝上去睡,保暖度還是會好很多。

出發前就已經鋒面來襲,肯定下雨(只期望不要暴雨就行了),是以想了很多防雨措施。雨傘,不消說,必帶,用在小雨上;雨披?!非常愚蠢的沒帶。前三年走的時候,雨披我都有帶著,因為沒用上,收在包裡覺得佔體積又添重,是以這回想說只要拿簡便雨衣就行了,焉知,大。錯。特。錯。五月的梅雨季,雨,是一陣一陣,時大時小,有時小毛毛雨時還兼送半透的陽光,是以穿穿脫脫,裡外都濕,搞得一身黏,走路很不好走。小飛俠式的雨披,就不同了,不僅穿脫方便,斗篷披風式的又通風,完全不會有大腿小腿黏到塑膠料難以行走的問題。
另外,為了防止鞋子溼掉,這回還準備了新的戰利品:雨鞋套。不得不說,這雨鞋套還是幫了點忙,至少套上時行走避免了鞋子受潮摩擦長水泡的機率,不過,雖然我已經選比平常的尺碼大了一號,但完全忘了我的布鞋比平常大了1.5號,加上,雨鞋套穿久了,很悶熱,一樣有小腿黏答答的問題,是以每回我都要以九牛二虎之力穿脫;而橘色的這雙的拉鍊就這樣在硬拉硬扯之間,壞。掉。了。使用還不到3個小時壽終正寢的再見。後,在彰化芳苑一間雜貨店裡,又重新買了一個雨鞋套,買時問雜貨店的歐巴桑多少錢,阿桑只淡淡的說:「啊~我們這都沒有人要穿這個,早就忘記多少錢了,收妳50塊就好」說真的,我當時有種被雷劈的感覺,因為之前那雙看起來好看做工顯然很有瑕疵的橘色雨鞋套,可是花了我250元。只能說,以後有事沒事多去雜貨店看看,會撈到出乎意料之外的寶啊!

關於鞋子弄濕這件事情,我想了很久。跑馬拉松時也經歷過下雨腳濕掉的問題,可,因為是一次性的問題,了不起十個小時之後就可以整雙束之高閣的不用再理會,所以無所謂。然,進香就不是這樣了,過了今天還有明天,過了明天還有後天,我不喜歡換上新襪子卡進去就又整雙濕的感覺。Y拖帶了是帶了,我也相信它步行的操用度,沒有使用的原因,只不過是我不想背負原本布鞋的重量。

其他小物,以精簡化為主。

登山過後很自然的就養成了把盥洗用具放在夾鏈袋裡,而且最好是藥妝店發的試用品,沐浴乳、洗髮精(←基本上這根本也用不著因為我根本就懶得洗)、化妝水、乳液,我都是撿一次性使用的帶去,牙刷牙膏雖然也是不太環保的使用飯店那種拋棄式的,但想到會連用三天了,應該也算物盡其用。面紙濕紙巾只要帶一包就好,台灣什麼不多,7-11最多,真要沒了都買得到;雖然進香路途都會有人發痠痛貼布,但我還是自備了一份,跟一小罐的一條根,預防大半夜西濱路上甚麼都沒有,可又萬一要使用的窘況;藥品類我也沒啥攜帶,只帶了兩包胃散,就過往經驗,我唯一的可能就是路上吃太多走太快消化不良,胃會不舒服,所以只要帶這個就好。另外,還帶了耳塞、紙膠帶及修容組。這三樣是我外出必帶的東西,耳塞是睡覺防聲音干擾用的、修容組的剪刀是為了把路上發的大型貼布剪成小塊、指甲刀怕指甲斷掉可以馬上處理,有些人會帶針線以處理水泡,因為我不敢弄,作罷。至於紙膠帶也可以換成透氣貼布,這個,是我去年發現的好用物品之一。自從去年睡在紙箱上、蓋報紙的大躍進之後,帶睡袋、睡墊這種事情,我完全不考慮。只要給我報紙、簡便雨衣、紙箱就可以完整睡去;而紙膠帶的功能則是用來固定。人,會移動,不管是把它當成墊子或者被子,隨著翻來覆去,一張張固定尺寸的報紙要嘛不是這邊掉要嘛就是歪掉去,這時,就可拿紙膠帶把一張張的報紙黏住,變成大面積來覆蓋或者鋪地,馬上換得幾小時的好眠。防曬油,當然也有帶,即使是陰天,還是要注意防曬。

環保餐具也帶了。最近幾次捨筷子,覺得拿登山露營用的兩頭叉勺比較好用,主要是有時路上會有清涼的米苔目、綠豆湯供給,點心湯品類的還是用勺比較好用,且相對來說這一物體積較輕,有時隨便塞在口袋裡也行;鋼杯鐵碗這兩年多是到了北港才使用,行進路途中,熱心的居民很常把東西放在塑膠袋裡一袋一袋發,特別是粽子、水煮玉米或者麵包,這類的東西很容易邊走邊吃就解決了,也用不著拿碗來盛裝;更因為這樣一路邊走邊吃,有時午餐或者晚餐到了媽祖停駕休息時,我反倒不想吃了,卸下裝備,路邊坐一下喝點涼的休息一下比較實在。

要說到這次裝備上還有什麼失誤,背包本身就是很大的問題。我本來就有一個小的輕量16升的攻頂包,但這回竟因貪圖兩側置水袋捨了這包而拿了La New的健走包,只能說真是不智。第一,我誤判這包比較小會比較難裝。事實上因為表面材質輕量,且它是個收納型的包,因此延展性非常的好,裝塞起來反而會比不專業的健走包來得好用;次者,光是包的重量就有差,包體不到200G的重量真的不是其他包可以比擬的;第三,側邊有沒水袋可裝水壺,一。點。都。不。重。要,就像先前說的,因為沿路上很多熱心的居民一直發放飲用水,有時拿了一瓶之後根本就懶得再把它裝到水壺裡,就這樣手拿著直接就上路,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這麼多。隨身再帶個收納式環保袋還比較實際點,一則洗澡時可以拿去裝換洗衣物,二則路上要是拿了一些水及食物來不及放在後背包裡,趕緊拿出來裝袋側背著也比拎著來得強。如真的擔心天數多東西會多一點,以後有空再去補個20升的回來就好了(反正也不貴,一樣的錢)。

以上,簡略記錄這回裝備優缺,以利下回改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