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0月 14, 2017

2017柏林馬拉松周期準備記錄 Training for Berlin Marathon

書寫的目的,有時候是可以檢視一下生活歷程。

因為在準備打這篇訓練過程的時候,重新想了一下,終於理解了自訓後半期我在煩惱的要死時,向Coach H請益時他說的:「因為你從去年開始就一直沒有休息,所以感到厭煩,正常」這句話的意思。當時他說的時候我一直反駁他,我說,我每次中間一直都有休息啊!還空了一個月,什麼都沒做就在玩耶。要仔細分析的話,我想,所謂的休息指的應該是心理,心理一直沒放下,一直有『訓練』這詞彙梗著,導致後續真的是看了就煩。簡單來說,試完一次全馬周期表後,我自以為中間,三月已休,四月就算有目標,但打個半馬的底也都是為了將來的全馬做準備,量,應該也還好;成了就成,不成轉向秋冬再來一回也沒關係;焉知,想是這麼想,可心思還是繞在怎麼達成上,相對而言,『訓練』這件事也就一直擺在心上,就算自己以為跑的質量算比較輕鬆的,但就整體而言確實是一直在訓練的道路上,沒有停歇過。

是以,自NIKE半馬後,自以為有休息的在全休了兩周又覺得應該也沒什麼影響,於五月的第二周,又開始拿出書,東拼西減的開始弄菜單。至於目標,很豪氣,以破四為主。坦白說,我猶豫了很久,對於第一次的歐洲馬,究竟是要不管成績開開心心的去感受,而成一個歡樂馬,還是要把成績當做一回事??想了很久,如果真的是歡樂馬的話,我事後不會後悔?或許會吧!!是以最後決定拼一次,認真點,拿出一點成績,不要辜負最速賽道的美譽

而為什麼我敢下破四這個標的,我只能說當時的想法有點天真,只是覺得去年十月照表操課的時候已知自己年底會有一場全馬,絕對會影響到整個訓練周期的強弱度,但又不想放掉,貪心不足蛇吞象地還是跟著Garmin PB班的菜單走。以12月中為對切,前後理所當然的都有被影響到 (進展期尾段的時候我全馬賽前所以自動放掉一些,接著顛峰期初期又在國外觀光玩,根本就沒有操課,等於近三周都白搭),但不管是12月的場或者2月大家預設的同天的場(他們渣打我高雄馬),兩場我都刷了自己的PB;加上事後公佈群體數據,百分之八十五的人都破PB,破四達成率也幾乎有八成,這樣的數據讓我覺得,如果我重新認真完整個吃過一輪而不是像這次這樣分拆兩次中間還插了一次全馬,加上半馬我又才剛破二;破四,應該是頗有機會。(這就像把一場全馬想成兩個半馬一樣的天真無知)

原本,我的設想,是20周。雖說去年年底用的是18周,但我想說多兩周準備期,同樣的東西拼湊分配依樣畫葫蘆,多吞一點總比少來得好,大家不都說跑步這件事只有累積沒有奇蹟嗎?!事後想想,所謂科學化的訓練,一定是有自己的邏輯跟理論;像我這樣不求甚解半途自己東改西改的,可能就消弱了很多原本該給予的建構能力;可從另一個角度想,因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狀況,我當時評估,覺得我本身的恢復力就比較差一點,加上之前都專注在半馬上,長距離的部分都沒有練熟,多抓兩周出來練強度不高的輕鬆跑當暖場打有氧底,應該算恰當。
五月的狀況,確實也一如我所想,因為多抓了一點時間,加上這個周期本來就是奠定有氧基礎,是以,就算期間跟朋友跑跑慢速的,或者肌力課完再來個E課表操作,都還算遊刃有餘,心情上也不見得煩悶。中間還插了一兩場10-12K左右的賽事,成績並不上心,一切就覺得都無關緊要,就是個娛樂兼顧的以賽代訓。算很開心地渡過。
可,時序來到六月,天氣開始變熱,而且動不動就下雨。訓練上前半個月,覺得還行,雖說氣溫是高了點倒也都可以完成。只是心裡一直莫名覺得疑惑:明明就知道天氣漸熱,早起練,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可是,為什麼,永遠都起。不。來,永遠都是拖到晚上不能再拖的時候才出去嗑菜單。這樣的情形是個警訊,我應該是有意識到了,因為我常常在想,去年冬天天氣變冷早晨常常陰霾,正是最好睡的時候,可鬧鐘一叫我馬上跳起來就出門跑了;時到夏日,光偶爾都會從窗簾縫裡透進,我也早就醒了,卻怎樣都沒下床,寧可在床上滾來滾去;下雨的時候也是,以前不管大雨小雨,我都還是會衝出去練,可現在只要看到下雨,整個就又被拌住...這,不是很弔詭嗎?!雖說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卻不想深思,一天就這麼拖過一天,等到進入進展期開始啃間歇的時候,相對來說就開始變得有點心不甘情不願,而穿插的E配,也因為都沒辦法早起,越到下午、傍晚越熱或者下雨的情況越容易發生而更加不敢也不願出門。好不容易出了門,也都是選擇室內跑步機去嗑完它。坦白說,當時我對於跑步機完成這件事情,感到很心虛。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跑步機跟實際道路上跑感就差很多,同樣的速度,跑步機因為輸送帶輔助會讓你/妳費比較小的力;再者,溫度對於心率的影響也很大,室外跟室內恆溫的狀態下跑,心跳的狀況絕對是不一樣的,心率上升的速度會比較慢,是以我都會因此而懷疑數據會被影響,跑力被浮報而覺得更心虛。而且我整個六月的跑量,竟比五月還要少了10%,整個很傻眼。
到了七月,氣溫隨便就飆高到30-34已經是不稀奇的事情了。我,還是起不了床,再不然就是起來了之後,一小時拖過一小時然後看到太陽出來後再嘆一聲:「哎呀!這樣出去跑會中暑,不太好,還是晚上再說吧」~就開始悠閒的看報紙吃早餐,當作沒這回事了(窘) 坦白說,當時我是有點焦慮的,因為既然就已經設了目標,可又老是有一大堆的藉口,連衣服都不願換,就更別指望出門去跑步了。周間的時候還好,也許勉強藉著都已經上班出門了,下班的時候還會羞恥心發作的直奔大安森林公園或者有四百操場的學校練一練,可,該做LSD假日的部分,真的就是糟糕到不是莫名其妙砍時數就是根本就省略,不想練。這樣的走勢,別說破四,我覺得連破PB都有問題。是不是乾脆放棄這場就好好當歡樂馬的念頭,反覆繚繞。

這期間,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幾個高中同學,今年紛紛在秋冬要跑初馬跟初半馬,那種因為沒有經歷過,害怕自己會落馬所以格外認真練習的情況我很理解,可當FB動不動就跳出來只是要跑個初半馬就練個山路15K或者透早四點就出去跑個30KM的LSD,而我卻還蹲在家裡廢的景況,當場就覺得:好煩啊)))));除此之外,還有參加夏日減肥大作戰的肌力班同學,就算沒跑步,動不動也這個隨便一下就槓鈴深蹲50KG、像沒事的人一樣甩戰繩半天都不會累,又或者雖然鬼吼鬼叫但還是超厲害的做了好幾組的引體向上,在在都讓我覺壓力很大。我不是要跟誰比較,因從過往到現在,我都只看自己。會有此心煩的情況在於,我用的是同樣的一份菜單,內容,我再熟悉不過了,去年冬季只要出門就:沒。有。做。不。完。的。訓。練。除此之外,就算中間有時候間歇操作的快往生,跑也跑不進要的速度,可只要做完,我都覺得我自己好棒,超有成就感,精力充沛並期待下一次。可眼下,我光看到隔天要練的內容,就整個覺得心煩。在自己有目標的景況之下,沒有動力去執行,我很無力也很挫折。這,無關意志力,而是我終於體認到我對於跑步這件事,根本就沒有熱情,我就像是一個被逼著寫暑假作業的小孩,只是很不情願的一頁又一頁的逼自己寫完;至於肌力??我也不喜歡,甚至更討厭,它只是被我拿來當成另一個輔助賽事的手段。

不管是做甚麼事,我希望我自己都是自自然然,帶著好奇心去體驗、去感受,而這種種的不純粹,必須刻意去做甚麼才能獲得的,讓我有點失衡,我很不喜歡。可,頭已經洗下去了,我又有點氣,覺得難道自己只能這樣??發生問題→面對問題,我不想逃避,於是開始找其他的方式解決。既然,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就完全失去動力,那就只好靠外力,於是,假日長距離的,約朋友下手。只要跟人約了,我勢必要出門。

這個方法,一開始操作,也很有用,可到了下半月,開始走樣,我甚至幹出的確是跟朋友約了,他在前面領頭當兔子,我後面越跑越卡,整個就不想理他,傳了簡訊跟他說我不練了,就自己回家,只放他一個在河濱自生自滅的鳥事。此事一發生加上和同學相約去吃大餐,可吃了大餐之後也沒有舒壓反而更躁鬱。整個警鐘大響,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

我馬上把主意動到了:認識,但不是很熟的人的身上。這樣的關係,我想,我比較不好意思耍賴。而能夠所有狀況一秒鐘就上手搞得懂的對象,只有Coach H了。好歹上過他幾次課,過往也很阿沙力的免費讓我諮詢過好幾次;選了他出沒上講堂的課,趁上下課前提了提狀況,除了上述的對話又講了一遍之外,最後還得到了拔刀相助,會幫我處理一下訓練計畫。這當中,我被指派到;就全面休息,啥課表都不要操了,想跑就跑不想跑就拉倒一周。說真的,我去年也常跟要跑初馬的同學講過一樣的話。我也很清楚就算休息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多休有時候還是助力;可,換到自己身上,事關就差那麼一點點的目標之事,整個就是無法灑脫;因為難免都會想到,要是沒有達標,是不是就是差了那一周的沒努力。去年我就是這樣,雖然有破PB,但偶爾難免想到要是訓練完整沒落了三周,是不是會有更不一様的結果。這樣的反問情緒,我不想再來一次啊!!我不想要後悔!!!!
如溺水的人一様,七月底一拿到新改過的課表,我整個人就像攀上了浮木一様,都精神了。全新的東西看起來有點難又有點不太難,光用看的覺得還算可以完成。第一周第二周整個就是磨刀霍霍,就連人去東京渡假的那個周末也整個不知道為何神體附身,紅眼航班一抵達,行李一放,衣服一換,七點多就在隅田川練跑起來(敝人的人生可以認真到這樣我真的是始料未及),完了之後,開開心心的吃了早餐,整個精神飽滿的開始淺草閒晃。第二天,也是莫名其妙鬧鐘響了就自動自發換起衣服,一刻也不拖延的朝皇居邁進進行該周100分鐘的LSD。說真的東京這五天下來,看似為了練跑而有點起肖,可我內心是挺高興的,因為我終於又回復到了去年冬天那種規律的晨型人時光。當初那兩個月的訓練,我最喜歡的部分並不在於提升了練跑的能力,而是,生活作息因此有了改變,變得:規律、簡單又充滿朝氣。我很喜歡。

妙的,來了。第三周,一回到台灣,馬上就又恢復原型,早上,永遠不想面對現實,不想起來,拖到晚上不能再拖的時候才很「勉強」的去跑課表,甚至,有時就直接當沒看到,省。略。我只好怪罪台北的天氣,雖然東京氣溫也不低嚴格說來只少了一兩度,但,相對的濕度差異卻頗大;台北又溼又悶熱的夏季氣候,真的動不動就讓人躁鬱又厭世。
猶如溺水的人一様,雖然覺得好像快要沉下去,但心裡總是有那麼一點點不甘願,覺得先前都已經花了這麼多的時間跟力氣在這上頭,如果放棄也太划不來;於是,每天只好奮力掙扎,情緒就一直在:應該要練→可真的好煩→不如忘掉破四變歡樂馬好了→可是這樣也太不爭氣的又振作一下精神→問題是腳好像哪裡怪怪的停休一下比較好吧→再這樣頹廢下去別說破四連破421的PB都有問題....無限循環。好在下半個月還有世大運,看到選手們那樣的努力,十年磨一劍只為了一次上場,完美的演出。當場就覺得自己也太愛鬼吼鬼叫。人家的訓練較之於我,苦上千倍萬倍,我也不過跑一休一就花個1-2小時的時間就在那唉唉叫的,為免也太沒用。

在這期間,練,是練了,可狀況都很不好。T配要不是趟數被我砍掉就是長距離跑又被我莫名其妙的DNF。當下我已經知道整個狀況,不是我能力不夠,而是心理影響生理。心裡沒有熱情,但又緊張沒練會完蛋,所以就算是練的時候也都很心急想要趕快結束這件事就好,拼命的卡配速,完全無視身體肌肉的緊繃與其他的知覺,是以結果很糟,看到了之後心情更糟,一日復一日,情緒都很負面也為日後埋下了更恐怖的惡果。八月下旬,我開始覺得這樣實在太不健康了,於是盤算:放。水。流。

我不是開玩笑的,八月邁進九月的那個周末,M配21K長距離,我一點都不心虛的直接省略了。要說心有餘而力不足,有點是,也有點不是。我很清楚,若只要完賽,這長距離沒練也不會怎樣;在這樣的立基上,加上重訓不斷堆疊累積的肌肉疲勞已全部反應在我的足筋上。久病成良醫,我很明白,非足底筋膜炎,但過度緊繃的髖臀引發出不同的代償,使得我腳底很容易外翻,踩不下去,而這樣日復一日不正確的跑/走姿再反噬回上半身,是以我每日這樣睡也不對那樣睡也不對,全身上下卡到不行,逼不得已去了找了貴得要死的運動按摩舒緩一下,得到的卻是恐怖圖一張,全身沒有一個地方是沒有被畫紅線的。
情緒緊繃,導致肌肉也一直在緊繃的臨界點上,就算有滾滾輪放鬆或加強版的運動按摩,我都覺得於事無補,緩不濟急,新增添上來的疲勞永遠比放鬆的多,也於是,雖然月中的時候跑了一場外人看起來結果還不錯的12K賽事,但如人水冷暖自知,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過程穩定性很差,心跳飆升太快,跑時的呼吸順暢度跟去年跑同樣路線時的差異性很大,整體時間相對應,還慢了一分鐘。當時,我真的覺得大勢已去。老闆上周開會的那句:Play the Cards you have油然升起,覺得就別再想著破四這件事了。有多少,就發揮多少;沒有,那也就表示這就是現在的我。我也只能欣然地接受自己的不足。

賽前一周,出國前的最後一個周末,過度緊繃的肌肉讓我在難得早起去練習的情況下,鎩羽而歸;傍晚,越想越不甘心的整裝重新出動,沒想到,跑出去不到十分鐘,立刻整個人撲倒在地上。當下以及當天,雖忍痛練完還發了一篇意外文,但此刻想想,這並非意外,而是:過度訓練的一種反應。我的身體太過疲勞,不但肌肉反應遲鈍還連帶影響了大腦神經,交感反應差,不由自主恍神,而這一恍神的下場就是直接撲倒在地。

我的個性以及人生觀,本來就不是屬於那種太糾結、太強求或者太過認真執著的那種。而這一次的訓練過程,很多徵兆早就都有反映出來我違反自身天性所帶來的不適。我同意徐國峰教練所說的,當你/妳把跑步這件事情當成競賽的時候,過程中就一定有痛苦跟不適。每個不適與痛苦都是另一種成長。只是,我不禁也思考,對於比賽結果,不管是好或者是不好,我一向都很淡定,所以我真的需要成績來達成所謂的成就感?!(我自我感覺超良好的,生活上的小事我都覺得我自己很棒,不需要這種認可)

直到結果達標,而我真也還是一如過往的淡定,開心當然有,但只一分鐘,一分鐘之後就又正常的過平常的生活。是以所謂的從跑步競賽中獲得成就感???直到今天,我仍在思考?!

------------------------------------------------------------
Update:寫完這篇10天後,我終於找到答案了。比賽,從來就不是我的目的,成就感之於我應該也是如浮雲,可為什麼我還是想要做著這些訓練?!因為,訓練的過程中有著太多的酸甜苦辣,這些,比完賽後的那一分鐘的開心要叫我更可以玩味一輩子。這當中,或許也曾軟弱也曾挫折,點點滴滴都成了養份,都將成為能讓未來的路走得更加堅定與自信,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的養份。我是這麼以為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