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2月 24, 2019

2019 Q4 workout report

2019/10~12月,應該算是開始認真運動後的運動史上艱難的一季吧!
10月的頭三周,茫然,本來就以大量有氧運動為主,瞬間在小腿不能使力的情況之下,完全不知道要幹嘛!
重新換了個教練之後等同砍掉重練,所有的東西雖然在八九月的時候就有感有點不同,但一旦一隻腳受傷之後,人體所有排序會以一種微小的變化,通通改變,讓你得以適應生活的種種,讓我大開眼界。也因此才知道重量與肌力訓練裡,其實分門別類的很多,這已經不是重不重視小細節的問題。無關批評,但如果沒有表述的很清楚,雙方不知道要走的方向是以健力、健美、增肌減脂、功能性訓練為主,終究會是背道而馳。早前和一些朋友討論過,「講得太白就失去意義」這個說法戳破了,回頭一看,蠻不負責任的,因為另一層面來看就是:他也不懂啊,根本不知道效應何在,所以話才會說得如此模擬兩可。而我當初也真的是有點傻,覺得反正只要有人知道就好,但自己不理解這些的效應與運用的話,終究就會是像現在這樣出了問題。回歸到問題本質面,也不用怪東怪西的硬要找戰犯,終究是自己的問題居多

十月的時候,大致上以類似復健的概念先做好維持一定的肌力,其他的多半著重在於單腳的控制與穩定度;由於受傷,即使生活上沒有甚麼特別大的感覺,但拆解到細微的時候才赫然發現,破了一個洞的肌肉,不管是肌肉纖維或者神經走向都會呈現一個被繞過的狀態。拆到格外的細微的時候才發現,除了原本就不太會連貫發力之外,到底怎麼控制某些肌群使力而某些不用,這點,也完全不會。也就是說,肌肉的控制力,極差。

砍掉重練這件事情也不偌想像中來的容易。最主要乃是: 不是一張白紙。白紙之所以好教,乃因為從來就不會,因此你要塑甚麼型就有甚麼型,而砍掉重練的人則不一樣,肌肉、神經或者說腦袋都會被舊有的慣性所影響,不能說以前的動作就是絕對的錯,但目的性不同的導向已使它偏離太多原本該有的軌跡,加上一隻腳重力失衡,神經傳導直接跳過去,是以就算踮腳尖又或者做些單腳RDL,看起來,型,是有了,但仔細看,受傷的肌肉位置就是沒有用到力,腳趾也無法踩踏的很順利,而我因為舊有的一些習慣根本就沒有發現原來這些從一開始就有問題。從完全沒有辦法釐清到最後終於覺得必需把之前舊有一些學來的東西徹底忘記,心態上不徹底先把自己當成一張完全的白紙,就根本沒有從頭開始的機會。

花了一些時間將過往所學的那些抹除。這段時間也閱讀了一些書籍,如【The Inner Game of Tennis 】,雖說講的是網球,但裡面提到一些在放鬆心情下,專注去做重複性的動作,靠大腦與身體上連結去感覺,進而修正;這段期間,新的教練的引導也相當的重要,不需要馬上就要會,但只要一點點一點點地去感覺,讓大腦神經去控制而不是胡亂地使用蠻力,即便一開始沒有做得很好,在他不斷提醒與輔助下,對於整體發力的連貫性,也算有點斬獲。
十一月,依然反覆在復健→功能按摩→肌力重建反覆交錯中。下肢依然沒有給予太多的重量壓力,焦點放在上肢與核心控制中。這段期間內對於背的掌控還是不太會,但胸推的部分如何由腳到核心再將力量一併傳導到上肢做推得動作的串聯,有比較靈光一點。此時防護員依然反對去跑步,但在醫生認可之下,月中有稍微的緩跑了下,這一跑,跑速比想像中來得要好一點,但跑完之後的感覺並不是太好,整個左小腿有種被保鮮膜包住的感覺;去了功能按摩之後得解答;筋膜太緊。但,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這段期間內也深深感覺到,醫療體系得跟運動按摩還有肌力重建三方相結合才能夠事半功倍。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專項,參考不同的意見之後再彙整成適合自己的,至關無比重要。所幸這三方人馬各個都有開放的心,知識性也夠強,有時候我都不確定我自己在講甚麼,但只要簡單的描述一下,各個都聽得懂狀況。透過不同的感知訊息傳遞,三者搭配的相輔相成反而解決了我很多原本的迷惑。EX;透過功能按摩得知筋膜太緊,肌力教練這就會有相等的回饋,而居中傳達的我也很容易判斷兩者的專業度與否。在沒有套招好的情況之下,如果兩人的見解一致而且兜得起來,那就更容易對自己的弱項,進而再做修正與調整。透過這樣的模式,也許需要花上更多的費用與時間,然,確認對的方向,比做徒勞無功的事情要讓人覺得更有價值。

來來往往進行到了十二月,第二周時和朋友去玩了一趟,雖說有帶著彈力繩出去,但每天走路已走到精疲力盡,實在不想再鍛鍊。沒想到只有一周,回來後重拾,肌肉控制整個又失憶,只好重新進行再教育(防護員已快吐血,永遠教不會)。而此刻最大的差別莫過於,之前是我自己急得要死,每次都逼問他那可以去練跑了嗎?!但可能強迫自己放空完全不跑已習慣之後,反倒到了月底變得他逼我去跑步,想要確認肌肉的伸張有沒有問題。人,就是莫名的怪,想跑的時候不能跑,但能跑的時候反而不想跑了;我認為心理因素還是比較大,最主要來自於前幾次跑完的經驗。跑,當然都能跑,但跑完之後的隔天整條腿就是像黏膠一樣黏住,實在很不舒服啊,不是很想再經歷一次。

月底,硬著頭皮去跑了一次10K,頭3K很不順,但慢慢把意識放在兩腳的協調上之後,有稍微找到一點平衡;不過,太久沒有跑,整個還是很不習慣。有時候想想也覺得很奇怪,以前啥都不懂還不是就跑了,現在試跑一下,一下要想著落地點,一下又要到底是用髖推還是都是只有小腿受力。不就跑個步嗎?!開心愉快就好,為啥要把自己弄成這副模樣?
總之,直到2019的最後一天,我還在搞重建肌力的事情。內心依然有點不平衡:都整整三個月了,怎麼還在搞這些徒手肌力的事情,而且看起來,就是還沒『完全』復原。到底怎麼能夠弄這麼久我也真是納悶了。年初時下的雄心壯志,要搞個自主健身一百回,到最後雖然因傷而整個弄得意興闌珊,但,算來還有54次,平均一周還有一次的自主,也算是在如此大的打擊下的一點點安慰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