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月 12, 2021

APP: Clubhouse

 

二月份最新崛起的APP,莫過於Clubhouse了。這個需要邀請碼才能加入的APP,確實在第一時間造就了一種,誰能先開始,彷彿誰就比較有地位的優越感。這種另類的飢餓行銷,其實,有點討厭,但,也確實能造就一種話題。是以人人爭相搶著要邀請碼,甚至網路上出價甚高。


對於這樣的造勢,我是不怎麼欣賞的,然,網路鄉民力量大,誰管你那麼多,誰能跟得上流行誰就贏。先不說我自己沒有iphone,有的話,也不會汲汲營營,畢竟,一人載了之後又給兩組邀請碼,到最後都會普及,也沒有甚麼了不起。商人要的,永遠都是供不應求的製造話題

不欣賞這模式,但,這玩意還是得了解一下。和朋友小聊了一下,有了點概念,順勢筆記一下科技的進步。

簡單來說,這是聲音版的BBS,開了話題之後,對此話題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加入到一個空間裡,互相對談討論,或者..聊天? 運用得宜的話,會是很好的討論,可要是開房主持人的功力不好,加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進來,一掌握不好的話,也許就會流於七嘴八舌沒有重點的聊天模式。由於,對談的方式,資訊大量的從四面八方湧入,可以在短時間內擷取到很多不同的觀點,這點,是優勢;然,缺點是,因為是開放式,沒有隱私,也不能錄音,思辨判斷得在短時間內反應,很燒腦,相對的應該也很耗精氣神。

本來我有點不解,前一陣子才剛流行了podcast,以都是聲音檔來說,這種類似的型態如雨後春筍般地出來,會不會互相競爭,甚至於podcast可不可能因此而被擠下,式微?

後來發現,多慮了,由於clubhouse無法錄音存檔保留,是以後來我發現有些原本就有做Podcast的人,反倒得因為開設房間議題覺得有趣而另外再製作一檔的精華。也就是說,即便沒有同步收聽到但也是可以直接擷取到一些重點,還省去了很多雜七雜八的可能拉到過遠的時間。不過,這種事情就像青菜蘿蔔一樣,各有喜好,有些人可能就是喜歡live上的互動可以更激增腦力。

另外,筆記一下,剛好看到有人順手也研究了一下clubhouse分布年齡層,覺得蠻有趣的。作者的看法是clubhouse最大用戶可能會坐落於30-40世代。因為20-30出初社會的新鮮人,可能口條訓練還不夠,無法掌握即時溝通的技巧,聽久了難免會有插不上話的尷尬,久了可能就會自動退出;而40-60的中年人,對於科技的掌握度可能有一定的見解,但由於資訊太紛雜,大家七嘴八舌地,一場clubhouse聽下來可能覺得佔據太多時間,是以也有可能在新鮮感完之後,慢慢退出:此外,中壯年紀世代,不管工作上或者家庭都是需要投注更多時間的年紀,花太多時間追逐在聲音檔上可能也會讓他們覺得不划算。相反的30-40這個年紀,多半是成家立業的時候,基礎的見識有了,溝通口條或者人際關係的拿捏在工作環境中可能也經過一番洗禮之後,比較能夠掌握自己想要知道的東西,抓到重點侃侃而談,也能夠得取自己想用的資訊。

走筆自此,我自已也還沒有實際使用過clubhouse,但看到各方使用心得後,不免也覺得科技進步,各種APP與工具都有它的優點,能多方涉略都是很有益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