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29, 2021

CT鐵人三項初體驗:51.5接力之自行車

 

趁著記憶猶新,快速筆記一下。非關速度,但需要檢視與檢討的東西實在太多。

雖然曾經參加過兩鐵,才會答應跑團的組隊,覺得趁沒有賽事的時候轉換一下不同的運動模式也可以。可,接了是接了卻完全沒有放在心上,某日,聯絡人問我們說預估完賽時間要寫多少,我隨便說了:「就關門時限前一分鐘就好」後才看了一下自行車時限部分,得:100分鐘。內心隱約覺得好像有點不對,回家查查五年前去的歡樂兩鐵賽後,差點沒有一暈;20公里我就騎了55還是56分鐘,這樣推算下來,100分鐘我根本騎不到啊!!!

鴕鳥心態想說,不管了,等比完台北馬跟渣打再說。主要是,當時我整個心思都在跑步的訓練課表上,完全無暇顧及腳踏車這件事。此外,還有點阿Q的想說,五年前歡樂兩鐵的時候,全馬成績也沒有很好,現在長進了些,要揀個腳踏車,應該不是太難的事情吧。

確定渣打(1/24)取消後,我才有第一次時間練車,沒有公路車的我,選了ubike;坦白說,較之於之前沒有車也是拿ubike來練的情況下。五年來還是有點長進,就是我現在已經可以完全踩重齒沒有問題了(以前只能轉2,現在都可以3),但,用盡全力踩踏了10公里,沒有辦法在25分鐘內達到後我整個驚覺不妙,而且,踩不到15公里股四頭就已經發痠,人也快累死。後續又發生了借來的公路車壞一半,以致怎麼補強訓練這一塊.....這些,等以後有空再寫。這裡光就參加CT一事,整個漫不經心的狀態做個檢討。

裝備:

可能又是單向思考,是以滿腦子心思就只有放在有空就練車,其他的,完全不管。不買車這件事就不用提了,總之這是個不會變的因子。但,太過靠勢覺得朋友的車子沒問題,很晚才去牽車(賽前五周),最後驚覺壞掉了,到沒有備案,這個就需要檢討。說真的,捷安特算是個不錯的商家,以支援賽事來說,提供了很多租借的服務。是以,當時不管是不是跟朋友借車,同步備案就是也該跟當地的商家(不一定是捷安特) 先預訂一台車。

而且租借要趁早,等我驚覺無車可用的時候再去連絡已經太晚,選擇不多,只剩一台。自行車這件事情跟跑步還是不一樣,好的工具可以省力很多,更何況要是不好的工具只會折磨到你/妳想撞牆。(下次見面,某人應該睥睨的看著我說: 「看吧!我早就跟妳說過了,叫妳去買車..妳就耳朵硬..etc」(但,真的不是單純搞叛逆反骨這個問題) )

車衣車褲這沒啥問題。初體驗,覺得不用買太好,隨便買買擋著用也可以,只騎40公里,還堪用。但,車鞋,這件事情就值得一說了。不上卡的情況下,我是也沒蠢到沒有注意鞋子這件事情,我知道要找底硬一點的鞋子,騎練的時候大概有從現有的鞋子裡找到一雙可以貼好踏板的,不過,實際一場下來,發現鞋面還是太軟,支撐包覆性不夠,加上當天下雨,土面很軟,踏進轉換區,非關腳軟的情況下我還是很難有效率的移動 (我根本沒想過轉換區的問題啊)。回來後爬文了一下,發現,一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使不買卡鞋,車鞋,還是需要一雙,除了硬底之外,我以前會覺得車鞋都有夠醜的,都是用魔鬼氈貼黏,不喜歡。然,就專業的角度來看,除了像卡鞋一樣穿脫方便之外,主要的一點還是避免鞋帶捲進齒盤或鏈條裡。這點,不是經常騎車的我真的沒有想過啊!現在回想,當游泳的隊友把晶片給我,我跑去轉換區要牽車時也掉了鞋帶還得重新綁了一回,要沒發生這事,我也無法體會為啥車鞋沒有鞋帶都用魔鬼氈貼黏。加上,之前可能都是休閒騎,沒有上坡,這回在有風阻及因為鏈條一直喀啦喀啦,使得我一直低頭看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才有機會看到自己的鞋帶也風雨飄搖中的蠻恐怖的。只能說,裝備、工具這件事,不是只是在於帥或好看。還有更多的是『安全性』的考量啊!

逃避現實:

一拿到車子,發現車子比原本同學借給我的公路車重,心涼一半,加上後來當地也騎車的計程車司機手提了提這台車搖搖頭後,還說了乾脆回他家找台車借給我後,整個讓我覺得沒救後就也不想再碰了,內心還有一點期待計程車司機真的會借我比較好的車,這樣。

坦白說這心態實在是不太對。事情既然已經這樣,那就只能面對。

這裡要檢討的是,我雖然在車行的時候試過車,但,只有就高度做了一點調整,其他變速齒盤方面,我...完全沒有想過;雖然後來有騎乘在市區,可不熟悉的市區騎乘,光找路就花掉很多心力,完全不需要用到變速,整個也就忘記有這麼一回事。等到要比賽的當天,才驚覺,我還是搞不清楚前輪變速的轉換啊!!(因為之前同學的公路車前變都壞掉都沒有碰),緊急在前往比賽交車的路上,才跟教練問了一輪,試驗了一下;但,正因為前兩天都沒有試過變速轉換,導致比賽當下發現,不知道是不是鏈條沒有上好油還是怎樣,前輪變速器只要一換就會一直出現喀啦喀啦的聲音,以至於我前10K都低頭在看,現在到底是怎樣,更怕是因為自己踩踏與變速的節奏不一致導致落鏈。最後決定放棄前變,就用後輪變速就好的時候,焉知,轉換到幾個齒輪的時候,也一樣喀啦喀啦,弄得我很心慌。當場很想賞自己兩巴掌,為啥在車行的時候這些都沒有試過。

亂七八糟亂弄一通之後會不會真的落鏈,我不知道?!但這裡要說的是,不管拿到甚麼,現有的工具既然是這樣,那就一定要熟悉。這個故事其實也很警世,就是,既然是去參加比賽,那就不應該以休閒騎的心態去看待。基本的自行車概略也了解一下(意思是,簡單的,可以自己排除的機械狀況還是得先學一下),很多事情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不學,不會怎麼樣,但,學了,突然有狀況的話,至少也能有個應變,自保一下。自行車、游泳與跑步不一樣,實在沒有甚麼可以容錯的空間。一旦有誤,根本就是拿自己的命開玩笑。(相對而言跑步真的是最簡單的一門運動了)

除了練速之外

到底該說我科普太貧脊還是腦袋過於放空漫不經心我也不知道,或者說,兩者都有。總之,我是有想過補給的問題,但在訓練的過程中,從來就沒有想過到底要怎麼執行這件事情。一則,實際拿公路車來練的次數掐指一算只有三次,多數的時間就算有練我也是貪方便用ubike,ubike很方便就是它有菜籃啊,除此之外,ubike車身重,就算單手拿東西我也控制得很得宜;再者,練習時間短,一兩個小時內這種的,我都沒特別帶出門過,所以,從來就沒有機會處理。等到賽前一周,驚覺,我根本就不會公路車上取水,更遑論從車衣上掏膠,這件事情,也沒有想過。

不過,藉由這次跑團參賽,看到很多正規鐵人準備比賽的樣子,學習到很多。比方說把膠貼在自行車上,這也是我從來都沒有想過的。未來,怎麼安全的從車架上取水、從車衣裡拿補給,這些技巧,也都得好好重新學過,會比較好一點。

這是接力賽不是個人賽:

所謂的接力,就是一個團體,而不是個人。坦白說我也是有參加過接力,但,單一項目的接力跟不同項目組合的接力賽,還是完全不同。既然是團隊,就需要有很多的溝通。相形之下,跑馬拉松,真的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情,也或許因為這樣,組隊是來自於跑團,大家都太習慣於跑步的參賽模式,隊友之間的溝通,有點薄弱。我們這組可能卡在有參加過三鐵賽經驗的人上,整體上看來,還好。是以我也沒有管太多,跟著走就好。這點,有好有不好;既然是團隊,太多的個人意見會製造混亂,但,像我這樣雖說覺得不懂就不要亂發表意見,看似平和,對於賽事規則卻也沒有事先了解一下,也很不應該,有點太過依賴別人,只沉浸在自己的狀態能不能達到自己負責的時限;這,不是不行,然,大會的遊戲規則沒有搞清楚,就是你/妳個人的問題。我一直到比完之後,才知道自行車也有依大會時間去設定點的關門點!!光這點就很需要檢討。雖然我戲謔自己像來觀光的,但,觀光之餘,有些必要的規則還是得弄清楚。

這不是認真,而是,這根本就是很基本的事情。就像開頭說的,這是接力賽,接力,就是一個團體。事前的溝通可以截長補短,誰有狀況都可以先就當下的狀態明說,三方都清楚彼此的狀態,比較好就現況因應。競技比賽裡太常聽到:「我們都不要有壓力,輕鬆比就好了」不是說騙人,但這種話本身的存在就不可能。因為競技比賽,只要有時限,就都會有壓力。不用自欺欺人。

可能年紀虛長到現在,真的也沒有甚麼偶包問題。我不知道別人,但很多人都會覺得先叫的人就是打預防針,又或者像小時候那種說我都沒讀書,最後考很好的欺敵。華人社會裡不管是就學或者工作,太多人是這樣,我能理解。我很清楚,我也不是自命清高要講說跟別人不一樣,旁人要說我打預防針也可以,但預防針的存在不就是因為覺得狀態有可能不太優所以多打一層來保護一下自己與雙方認知上的落差,這到底有啥不對有啥好酸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妳/你覺得我可以,不代表本人真的可以啊!因為一切都是你/妳自我加諸在他人的判斷上。等到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再來說對方裝弱欺敵,又或者反之說高估了妳/你....etc,到底是誰有問題?!

我的立場很簡單,既然是接力是團體戰,弱就是弱,練習的時候只有自己最知道自己的狀態,這跟有沒有自信心無關;我就是個實際的人,練習是怎樣就是怎樣,事實就是速度出不來,這不是空有自信就可以說的。是以很早之前我就跟游泳的說過,我還是需要多一點的時間,才能有點餘裕。不掩飾自已就真的需要別人截長補短,讓其他隊友了解狀況,她才能知道她得幫我多爭取一點時間。這不是依賴病,而是我當然也會就我可控的範圍內,努力達成原本大會給的時限。但,自行車不可抗力的因子太多,隊友多一點時間給我,我們就有多一點的容錯空間。當然,卡在中間的項目,我也跟接力跑步的人講得很清楚了。由於我從來沒有在雨天騎過自行車,也沒有騎過上下坡,以可以掌握的狀態,我當然也希望我自己可以在時間內把我自己帶回,但,路面狀況或者實際狀態,沒有在路上誰都說不準,加上我本來就是一個卡在關門時限邊緣的。我的標的只有一個,就是把我自己安全,不出事的帶回,所以請她也要有也許不能完賽沒有成績的心理準備。這就是接力啊!是團體,而非個人主義的逞強。(賽後也證明我就沒亂叫?! 100分鐘,事實上我就是騎了98分鐘,就真的卡邊緣。會跑步不代表就一定很會騎車好嗎?!)

拿晶片去領車的時候,翻新了讀個EMBA,還要搞啥戈壁戰或者參加三鐵的要求的觀感問題。商場裡,單打獨鬥不是不行,但怎麼講求團戰為企業製造最大的利益,透過這樣的比賽,邏輯思維與心境,確實也可以有些收穫。

慎選隊友:

這裡要講的,選擇隊友這事,並非只有選擇速度快的。而是,彼此之間的心,要夠寬大

我自己這隊,溝通上是沒有甚麼問題。然,現場聽到一些言語,還是讓我有點感慨。賽前都說沒關係沒關係,沒成績也沒關係,平安完賽就好。但等到利益問題出現,聲浪就出現。這裡我覺得最無聊的就是為了個完賽獎牌,還有人頗有微詞。既然被關門,沒有完賽獎牌就是理所當然。大會給,叫佛心,不給,叫正常。事後再說:「可是我沒想過我來這一趟連牌子都沒有,給一下有甚麼關係」 ( 我OS:世間最無聊的就是獎牌,興頭上好像都很重要,但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它,就是一塊無用的破銅爛鐵)。這種話,還蠻白目的。

三鐵項目裡,要說的話,我認為,跑步的最沒有資格指手畫腳。這裡不是說跑步比較容易或者是怎麼樣。實際的狀態就是,游泳與自行車的風險要比跑步這項運動要來得更高。主要都是不可抗力的因子放大很多。游泳,風大、水流,每天都不同,本身就是問題;除此之外,區域就這麼大,一起比賽的人手腳一揮,泳鏡掉了被踢了一腳還得忍痛馬上應變,這種內傷不是跑步的人可以理解的,更何況湖裡還有水草、魚,腳被水草捲到或怎樣都是有可能的。自行車,也是,光是這項工具,不長不短的距離裡,運氣不好,一粒小石子小鐵釘、一包能量包的塑料,都有可能造成翻覆的風險;更何況像我一開始寫的,車子的鏈條、輪胎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狀況,連高手都難以避免。就算賽後檢討為未來改進,比單項的人自己自然知道,這真的不是他項的人可以拿來檢視到底沒能完賽是出在哪個人的問題上。有本事,就自己去比,不要自己不會的項目,推人下去之後,沒有達成,就找戰犯,怪東怪西。

不過,也好!不經一事就不長一智。即便是失敗也是一種寶貴的學習,這種事情就是人品現形記。當下就可以知曉那些人是只能共享樂,不能共同承擔挫折,有驕氣病的,直接抹去。

也不是要嚴肅。但競技比賽就是競技比賽,尤其是三鐵,即使個人賽,即使再怎麼講說不追求成績,沒有準備周全就是也有可能影響到同區域同場地的他人,EX:自己摔車還有可能會害到別人一起摔。心態上真的就是要嚴謹一點。參與一次後更能理解,為啥拚搏之下,賽道上有這麼多選手彼此間會有惺惺相惜的情誼。每一步,真的都是不容易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