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16, 2021

鎮院國寶展:范寬、郭熙、李唐

 

選在最後一天,匆匆忙忙趕到故宮,去看十年一出的鎮院三寶:北宋山水畫

當中,最熟為人知的,應該就是范寬的谿山行旅圖了吧。

人,比較早出生,見過的東西多了,對有些存在的事物,也比較容易覺得理所當然的就在那裏。一如這三件鎮院國寶,乍看這個特展時為了媒體所用的『難得合體』跟錯過了就要再等十年,有些不以為然,覺得誇大。想說我小時候每次到故宮也都有看到的東西,現在怎麼變得好像很難得。

仔細一查才發現,2012年後,此三幅巨碑式山水畫,被公告為國寶級的古物。也由於年代太久,保存不易,即使很小心翼翼的保存,畫作的本身隨著光照,加上絹本材質脆弱,導致畫作會越來越模糊不清,呈現一種很黑的色澤。為了減少損害,這才延長每次掛出的時間,三年為限,每次也只能展出42天來保護畫作。

說真的,上班工作之後,我也好久沒有進故宮北院裡觀看裡面的古物,每次都來都只是來看別的特展。谿山行旅圖,至少有十五或二十年沒見過吧 (冏),更別提李唐的畫作,誠實的說,沒有甚麼印象。

三幅畫聯展,就放在二樓正大廳的位置,每人依序排隊可以就近欣賞,但,不能拍照。說真的,八九百年前,甚至千年之前的真跡,三幅放在一起,很有氣勢;可,山水墨畫黑的不像話,遠遠的看幾乎是黑成一團,細部結構也小到完全看不見。往後一退,看到有人站得遠遠的拿著望遠鏡來觀看,這才恍然大悟,這樣的方式,絕對比湊近看要得更真切,也不會因為停留太久而一直被人趕。可以後方自己好好看個過癮。
不過,故宮也在其他陳列室裡,展出其他局部放大圖,並用放大投影片的方式播放,讓大家更了解這三幅畫的絕妙之處。我也慶幸還好前一個晚上有先上故宮的主題網站,先觀看8K影片,惡補一下相關知識。科技的進步讓人感到欣慰,即使年代久遠,趁著科技的輔助,後世人們還是可以藉由影片了解古人的生活。但,當然,看到真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震撼,尤其是郭熙的早春圖,將近一個人高的巨型畫作,裏頭細膩的畫著好幾個小人物,有行走在山林間的僧侶,有背著孩子的母親,甚至於連小狗都唯妙唯肖的畫出,雖然觀看真跡的時候,很難辨識的出來,但想必作畫之時,這些極為細膩的筆觸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也不由得讓人佩服,古代人的體力及眼力真好,這樣一幅巨型畫作畫下來真的很不容易啊!

其他的山石、松柏及溶雪溪流,遠遠眺望,鏗鏘有力。小時候不懂得欣賞,現在有了一點年紀與歷練,觀賞這些,更有感覺。

隨後,信步上了三樓,默默地又看了一下玉器。疫情底下的鎖國時代,少了觀光客,故宮最出名的肉形石,竟孤零零的駐立。
趁著所有人都擠在下面,難得可以看到淨空的肉形石,前後左右所有角度各自就近的端詳,看個過癮。肥滋滋的油五花,真得唯妙唯肖

沒有錯過這一次的走了一趟,真好。



沒有留言: